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郇慶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身的大寶庫,是人類生存的根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為有效協調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了科學指引。持續發揮森林“寶庫”作用,繪就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可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第一,強化統籌設計、推廣與監管。各地圍繞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化,取得顯著成效。例如,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逐步建立。著眼于森林的整體性功能,需從更加立體的視角來思考其可以扮演的角色。一個大規模的國家森林公園,可以同時承擔生態保護、調節氣候、減污降碳等多方面功能,這就要求將相關部門的專業化知識和職業化管理以科學方式納入其中。要實現這一點,需進一步完善林業(森林)監管體制機制,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決定》強調了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的重要性,要求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的高度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議在政策設計和監管思路上將與森林保護治理相關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生態文明基礎體制、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尤其是進一步健全森林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完善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考核監督制度。
第二,拓寬市場化運營與社會資本參與渠道。這里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森林產品品牌性質的總體定位。森林產品品牌的本質特征是虛擬性和公益性,不同于日常經濟生活中的實體商品,其商業價值不太容易精確測定,而且所有的經濟活動(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環節都不能以犧牲森林的社會、生態功能為代價。與此同時,絕大部分森林產品品牌具有普通生態產品品牌的屬性,因此存在生產營銷問題,需遵從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價值規律與交換規律。
二是市場化運營與社會資本介入的必要性。市場化運營與社會資本介入是現代商品經濟制度及其運行的基礎構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為其提供了既發揮積極作用、又受到規約引導的環境。森林資源本身的公有性決定了相關商業化運營或資本化管理都要充分考慮收益的公正分配和互惠共享。因此,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構建順暢高效的體制機制。《決定》提出,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其中,耐心資本值得關注,一方面,社會資本要對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有充分的信心與耐心;另一方面,社會各界要對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的資本介入給予充分的信任與耐心。
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是制度建設,而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層面就是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的實施與完善。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持續推進,致力于為生態產品的生產和價值實現提供基礎支撐,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拓寬渠道和路徑。新時代10年,包括森林產品在內的生態產品品牌創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的一大亮點。目前4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都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作為其改革探索的突破口,且卓有成效。
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來看,需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全局統籌。《決定》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對于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來說可謂恰如其分。未來,需深化涵蓋多重政策議題或具有多重政策推動效應的體制機制創新,尤其是促進森林多重功能更有效發揮的綜合性、區域性制度,建議精準推動森林產品品牌創建引導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